学书漫谈吴升光作品

  • 2020-10-22
  • 414

学书漫谈是吴升光老师作品,告诉我们怎么学习练习书法。

学习书法,一是选好帖,要选风格适合自己的古代名帖,选定后不要频繁换帖;二是勤读帖,要掌握方法,认真分析点画结体特点,研习运笔方法,做到胸有成竹;三是坚持练习,将练字融入自己的生活。

读帖是临帖的基础和前提,是练习书法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读帖,具体地讲,即通过对帖的观察、分析、比较,从而知其风格、气韵,明其用笔方法,晓其间架结构、笔势节奏、行气布白、神采气韵等等,并在对帖的内容烂熟于心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而洞悉其奥妙所在。

汉简,是汉代的简牍墨迹,与碑刻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研究者认为汉简是由篆隶向行楷转化的过渡性书体。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可以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旭光先生认为,件书法作品好不好,从线条到字形,从章法到意境,再到古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的标准有很多,但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到位”与“味道”。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标准呢?应多学习、多临帖,多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碑帖的理解能力和现代审美能力。经典碑帖中有大量与现代审美相吻合的东西,如旋律、节奏、空间、造型等,如果审美能力不高就发现不了,对传统的理解难以深刻,也影响了书法境界的提高。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其《艺概》中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厉落,才子之书秀颖又说:“书可观识。”由此可见,人的道德观、世界观、文化修养、个人阅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文化影响造就了书家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现。

书为心画,意为书法可以表情达意,是书写者心声的生动写照。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天朗气清,雅士集聚,其愉悦舒畅心情溢露无疑,因此成就了俊逸、洒脱、美轮美奂、精彩至极的“天下第一行书”。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